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
2016年11月17~20日,“第六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在沪隆重召开。会议期间,《肿瘤瞭望》特别邀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科主任姚欣教授对2016年肾癌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盘点,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并针对2016年最具突破性研究——S-TRAC研究给肾癌辅助治疗临床观念带来的冲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肾癌靶向治疗:个体化单靶点预测仍无突破
姚教授指出,虽然在精准医疗时代,晚期肾癌的靶向治疗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在针对个体肿瘤特征,选择个体化靶向治疗方面,并没有很大突破,不像在其他领域(如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确切的靶点。
在美国、欧洲,关于现有靶向药物在肾癌精准预测方面的研究都无进展,我国最近开始启动这方面的研究。由于现有的肾癌靶向药物大部分都是多靶点治疗,而肾癌的基因突变散发,低频突变较多。所以,要真正做到对晚期肾癌的精准治疗,道路仍然曲折,任重而道远。
肾癌免疫治疗:Ⅲ期临床研究有望影响临床实践
免疫治疗是近几年来肿瘤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目前所说的“免疫治疗”不同于以往通过细胞因子或免疫细胞来调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是通过发生免疫抑制的关键位点,进行干预,抑制机体的免疫抑制,提高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如PD-1/PD-L1抑制剂。
目前,在国内外都有很多关于肾癌的免疫治疗研究在进行,但是尚无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姚教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有望指导临床实践。
突破性研究:S-TRAC研究或将颠覆肾癌辅助治疗临床观念
2016年,肾癌领域的爆炸性研究首推S-TRAC研究,即舒尼替尼用于高危肾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S-TRAC 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肾癌根治性手术后的高危患者中,相比于安慰剂组,舒尼替尼术后辅助治疗组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该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是首次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辅助治疗可以延长肾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研究,这一结果无疑令大家非常兴奋。
2015年,一项关于局部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术后辅助治疗组患者的疾病平均复发时间与安慰剂组并无差异。这一结果无疑令大家感到沮丧。
对于这两项研究结果,姚教授有一些不同看法。他分析指出:
①S-TRAC研究结果显示舒尼替尼术后辅助治疗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确实延长了一年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舒尼替尼术后辅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两组的死亡例数也没有差异。通常,判断一种辅助治疗是否有效,我们关注对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但是更关注对总生存期的影响。
②虽然二者在研究设计上有所不同,但是试验中有很多重叠部分。经过仔细比较后发现,在两项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各方面条件几乎完全相同,但是结果不同。
③从治疗经济学角度来看,需要考虑治疗的副作用及费用;从推迟疾病进展角度来看,其获益情况是1/8,总体而言这样的代价似乎也比较大。
姚教授认为,对于这两项研究结果,应该慎重地综合比较来看;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靶向治疗可以作为高危肾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专家简介:
姚欣,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美国Van Andel肾癌研究所博士后。现任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泌尿肿瘤协作组副主任、中国医促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外科》等杂志编委。
从事泌尿及生殖系统肿瘤临床诊治与研究工作20年,在泌尿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擅长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各种复杂肾癌的根治手术;率先开展肾部分切除手术、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和机器人外科手术等微创外科新技术。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6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